——解读《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2019-2022年)(汇报稿)》
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赢得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的优先战略选择。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的《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2019-2022年)(汇报稿)》(下称《方案》),旨在充分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培育壮大青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此过程中,青岛放大三个坐标,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山东,强化率先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勇当全省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排头兵;面向全国,“学深圳、赶深圳”,创新“青岛模式”,争创全国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导区;放眼世界,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根据《方案》,青岛将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双向突破、融合共生,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智能经济生态,奋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借此,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再向“智造强市”的转型和跨越。
为此,青岛要打赢人工智能赋能青岛制造“7+n”攻坚战,同时实施7个专项行动,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双向突破,到2022年基本完成制造强市转型
青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源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集中优势力量,实施双向突破:一方面,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加强前瞻布局,突破关键技术,夯实软硬件基础,推进产业化应用,加快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赢得新一轮科技竞争主动权;另一方面,突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协同创新,推动跨界融合,深入拓展“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智慧型先进制造业体系,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青岛的目标是,先用4年时间,即到2022年,基本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与创新生态,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标志性前沿技术成果和应用解决方案,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10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区、10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10个特色创新型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打造5个全国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行业领先的智能互联工厂和500个特色鲜明的数字化车间,“7+n”重点领域骨干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5%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打造7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2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品牌大企业,基本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战略转型。
而到2025年,青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水平要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智能经济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在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培育形成2-3个世界级、智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实现由“制造强市”向“智造强市”的历史跨越。
打赢“7+n”攻坚战,加速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
青岛要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拓展“智能+”应用场景,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高端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方向入手,推进“7+n”攻坚战,加速构建结构优、规模大、支撑带动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振芯铸魂”攻坚战,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夯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高端软件等软硬件基础,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力争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打造特色鲜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倍增攻坚战,瞄准汽车产业轻量化、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发展方向,在推进现有整车企业传统燃油车型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加大轻量化材料、高续航电池、智能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实现产值约600亿元,带动汽车产业链产值在2018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突破200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跨越赶超攻坚战,要抢抓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坚持仿创并举、引育共进的推进路径,突破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力争到2022年,完成30个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10个以上新药和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培育5家年产值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国内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研产基地。
高端智能家电创新引领攻坚战,要引领家电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潮流,以发展智能家电、新型显示、智能家居为主线,推动家电产业高端迈进、智能升级,力争到2022年,家电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高端智能家电产量占比达到50%,建设全球高端智能家电研发制造基地。
轨道交通装备加速领跑攻坚战,瞄准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化、谱系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升整车制造、补齐产业短板、拓展智能运维,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巩固提升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领跑优势,力争到2022年,在国内承建10条以上无人驾驶城轨车辆应用示范线,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打造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集成服务基地。
智能制造装备迭代升级攻坚战,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导向,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培育相结合,培育机器人与增材制造装备、开发智能仪器仪表与测控设备、突破重大成套设备与短板装备,力争到2022年,新增首台(套)技术装备50个以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带动机械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
船舶海工装备高端迈进攻坚战,瞄准大型、高端、深水、智能发展方向,开发高技术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推动船舶海工装备企业与研发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关键系统集成和设备自主配套能力,力争到2022年,船舶海工装备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智能化船舶与船舶智能化建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传统支柱产业智能提升攻坚战,以提升品牌价值、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智造水平、优化产业生态为核心,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各环节融合应用,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石化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智能改造、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到2022年,培育一批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0%、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超过50%、骨干企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普及率显著提高。
7大专项行动,助力打赢攻坚战
围绕“7+n”攻坚战,青岛将实施协同创新、智能赋能、产业集聚、新一轮“青岛金花”培育、政策聚焦、基础设施升级、支撑保障等7个专项行动,纵向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智能产业化多点突破;横向拓展产业宽度,推动产业智能化顺势崛起,加速构建智慧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
协同创新行动,鼓励企业整合内部创新资源,建设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构建覆盖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价值链的协同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大企业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融入创新链,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主体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共创,形成创新资源集聚融合、共创共享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智能赋能行动,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新一代智能制造发展。同时沿循“以示范带应用、以应用带集成、以集成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康养、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智慧产业,创新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管理。产业集聚行动,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在产业链优化构造中的平台作用,深化与华为集团战略合作,加强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链顶层设计,系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区创建提升,引导各区市加快工业园区整合扩容提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各重点环节、关键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区,采取“管委会+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人工智能集聚发展新高地。
新一轮“青岛金花”培育行动,实施品牌系列培育计划,打造“青岛金花”新簇群;建立品牌服务体系,鼓励品牌中介组织与国际品牌机构和权威专业机构合作,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品牌培育和服务平台;搭建品牌宣传推广平台,开展“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讲好品牌故事,弘扬“工匠精神”,扩大“青岛制造”品牌影响力。
政策聚焦行动,坚持精准施策,制定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支持企业并购整合等一揽子专项扶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融合作,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群;强化制度保障,深化产业改革创新、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保护线制度。
基础设施升级行动,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争取在青岛设立全球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继北上广之后第四个全国通信网络核心节点;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研究规划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适时推进自动驾驶测试试验场建设;提升智能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支撑保障行动,要完善工作推进、项目推进、人才集聚、开放合作等机制。(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