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影子 卢志科
通讯员丨何飞 黄桂林
广东省公安机关“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卢志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凝聚起全省公安民警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磅礴力量,充分展示新时代广东公安的风采,广东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评选活动,以此拉开广东省公安机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序幕。
“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评选活动围绕全省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作成绩最显著、警务技能最精湛、行业水平最领先、个人特长最鲜明”的“四个之最”民警特点展开,通过发掘并讲好他们的故事,展现全省警队精英辈出、群星璀璨的形象。此次第一批发布的12名候选人来自全省10个地市,既有我省首位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技术评审员资格的广州民警邹国强;有主持研发全国第一台车驾管补换证自助办理一体机——车驾宝的深圳民警蔡昌盛;也有省港澳教官“武状元”佛山民警梁朝等。
据介绍,此次活动从今年5月谋划启动,至2019年1月中旬结束,分为“推荐”“宣传”“确定”“颁奖”四个阶段。“推荐”阶段从5月至10月上旬,主要由各地、各警种认真发掘、审核、把关、比较,向省厅推荐候选人。据统计,目前全省21个市公安机关和省厅机关共推荐了257名候选人,涵盖了指挥中心、出入境、治安、刑侦、禁毒、经侦、交管、网安、监管、政工等26个警种部门,其中男民警225人、女民警32人,30岁以下的17人,31到50岁219人,50岁以上21人。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2岁。“宣传”阶段从10月至12月底,省厅将采取每半个月一批,每批30人左右的方式推荐候选人事迹。“确定”阶段从12月底至明年1月中旬,由省厅成立评审团拟评选20名“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颁奖”阶段在明年1月,通过报告会形式,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为最终获得“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荣誉的获奖民警颁奖。
省公安厅门户网站平安南粤网已开通评选活动专题网页,设立最新资讯、风采展示、精彩视频、媒体报道、活动花絮等5个重点栏目,分批推出候选民警的先进事迹,以及活动进展情况。此外,我们还将通过警营开放日、网络访谈等多种形式,让候选人与群众、网民面对面、键对键互动交流、报告工作、接受评议。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江理达表示,这次评选活动既是新时代全省公安民警杰出代表的第一次“大集结”,也是新时代全省警队精英人才的第一次“大展示”,更是新时代全省警队特长民警特殊技能的第一次“大比拼”,在全省公安队伍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此项活动是我省第一次从“全省公安民警之最”的角度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着眼全省18万公安民警当中“工作成绩最显著、警务技能最精湛、行业水平最领先、个人特长最鲜明”精英人才,从中选出最能代表广东公安专业水平、体现广东公安工作特色、展现广东公安队伍形象的“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新时代努力开创平安稳定新局面,奋力推动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目标。
“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第一批候选人。摄影:卢志科
“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第一批12名候选人名单
邹国强 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蔡昌胜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处考试科科长
马 征 珠海市公安局某大队副大队长
梁 朝 佛山市公安局警校训练科科长
缪慧军 河源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视频侦查大队教导员
罗 雄 梅州市梅江区看守所三级警督
廖天红 惠州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副主任科员
林卫东 汕尾市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
张福辉 中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科长
冯业伦 阳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员
庄荣发 省公安厅经侦局假币犯罪侦查科科员
李宏彪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深圳边防支队航海技师、三级警士长
第一批12名候选对象简要事迹
广州市公安局邹国强
邹国强,男,汉族,1978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特殊领域的“第一人”。邹国强是广州公安首批“电子物证检验”专家之一,广州市公安局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主要业务带头人。由于在电子数据检验鉴定领域的突出贡献,邹国强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技术评审员资格,是全省首位且截至目前唯一取得此项资格的公安民警。
填补空白的“领头雁”。邹国强从2008年开始从事电子数据检验鉴定技术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市公安局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成为华南地区首个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公安机关专业实验室。他带队完成的“跨国打击电信诈骗电子数据取证”等研究,填补了我国公安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空白;他直接参与的“伪基站”“嗅探设备”等电子数据技术原理能力研究,相关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不断开拓的“奠基者”。近十年间,邹国强不断开拓,不仅主持研究并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切合广州公安实际的电子数据取证规范体系,还充分发挥警务专家技术优势及领头作用,结合行业技术规范,在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9篇,牵头出台电子取证细则、方法10余项,为奠定并夯实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取证工作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邹国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个人嘉奖5次。
深圳市公安局蔡昌胜
蔡昌胜,男,满族,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处考试科科长。
车管创新的“急先锋”。蔡昌胜带领团队研发应用了全国第一台车驾管补换证自助办理一体机——车驾宝,得到部局、省公安厅交管局和深圳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广东省公安厅主办的第二届粤警创新大赛中,车驾宝获得了大赛银奖。该设备目前已获得全国实用、外观与发明专利,先后在全国15个大中城市交管部门推广应用。
驾考改革的“排头兵”。蔡昌胜2014年上任考试科科长。在他的带领下,深圳驾考改革迅速推进,驾考乱象迅速扭转,在全国率先实施考生自主预约考试和政府公开招标采购考试服务,2010年以来的60多万驾考考生积压难题迎刃而解,驾考活力全面释放,深圳成为广东省内率先解决驾考积压的城市。
民生服务的“力行者”。作为车驾管领域专家,蔡昌胜始终心系群众,紧扣民生。针对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他经过充分调研,主持推出多项便民举措,并带领团队开发出期满换证模块,在全省率先推出驾驶证期满换证联网医院体检点办理服务模式,得到省厅交管局的肯定,在全省交警部门推广。
蔡昌胜曾荣立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公安厅个人三等功各1次,市局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获市局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科技创新业务标兵称号。
珠海市公安局马征
马征,男,1970年10月生,回族,中共党员,现任珠海市公安局某大队副大队长。
作为全国“最牛”的计算机院系的高才生,从警以来,马征聚焦数据分析工作,将计算机技术与公安业务紧密结合,以“最严谨”“最极致”的工匠精神投身系统研发、数据挖掘和实战攻坚,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用“最接地气”“最高效率”的数据分析算法攻克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先后研发了“国内最早”的旅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公安机关“用户最多”的数据分析系统等多个“响当当”的公安应用信息系统,创造性地研发搭建了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模型,把基于“最广泛”业务场景的前瞻性探索和分析模型,快速复制,投入实战,惠及全省乃至全国。
他是广东公安首个部级公安数据分析教官,编制信息化、数据分析课程30多门,在珠海、全省乃至全国授课数百场,学员上万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荣获省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珠海数据分析的“马达”,他被同事戏称为“最像老师的警察”。
佛山市公安局梁朝
梁朝(左一)
梁朝,男,46岁,中共党员,现为佛山市公安局警校训练科科长。
他是省港澳教官“武状元”。2011年7月,在亚洲最高级别的“香港武力使用教官培训班”枪械考核中,梁朝战胜实力雄厚的香港飞虎队,夺得综合考核第一名,名字被永远镌刻在香港警校荣誉榜上,成为广东教官“第一人”。
他是“教官中的教官”。2006年取得公安部警务实战指挥教官资格,为全国警务实战教官培训班授课,同时也是全省警务技能教官专家库成员,是广东公安首批十大“金牌教官”,担任全市一万多名警察的“总教头”。他带领团队潜心研发3个月,首创“13式特种射击训练技法”,射手通过闪、卧、跑、跃、滚等身体姿势变化,既能防守也能快速攻击,极具实用性,被评为2017年广东省十大练兵法。这一整套射击训练方法,后来被称为射击界的“孙子兵法”,广泛应用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射击训练中。
从教二十载,他累计培训民警41000余人次,相当于将全市民警轮训了4次。近五年,他带领教官团队培训17000人次,93多万发实弹射击训练量,没有发生过一起枪弹安全事故。黑龙江、贵州、湖南、山东、广西、云南、新疆等十多个省、自治区公安机关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累计培训各地教官800余人。
梁朝先后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省优秀人民警察,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河源市公安局缪慧军
缪慧军,男,汉族,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源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视频侦查大队教导员。
粤东北地区开拓大数据精准追逃的“第一人”。缪慧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碰撞分析的科技手段,研发出能预警在逃人员和打击毒驾的平台,并于2017年5月26日首创作出“大数据精准‘云’追逃技战法”。近15个月以来,缪慧军根据该技战法应用平台发送到手机的预警信息,带领队员已精准抓获全国网上在逃人员116人、涉毒驾驶人员21人。该技战法填补了粤东北地区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精准追逃和打击毒驾的空白,同时为河源市追逃和打击毒驾工作节约了大量经费和人力物力,技术含量跻身全省前列,获得了河源市首届“河安杯”创新大赛一等奖。
缪慧军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2次,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1次、“全市优秀人民警察”1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优秀公务员”1次、“先进个人”4次、“全市警队之星”3次,被团省委、市文明办等部门授予“广东志愿服务个人铜奖”、“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河源市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梅州市公安局罗雄
罗雄(右一)
罗雄,男,汉族,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梅州市梅江区看守所三级警督。
罗雄于2013年被列入“公安部经侦文化人才”,2014年当选为梅州市公安文联副秘书长、收藏鉴赏专委会会长,2015年连任广东省文物行业协会副会长、文物鉴定委员,201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方志办聘为“广东省地方志专家库专家”。近几年来通过他对收藏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做好阵地控制和获取线索,为梅州公安机关破获十多宗重特大文物盗窃案,追缴被盗文物一大批,为保护客家古民居和文物古迹等珍贵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罗雄于2015年向省厅出入境管理局捐赠出入境历史证件一批,还分别向广东省方志馆、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等捐赠珍贵文物。2014年1月应羊城晚报集团邀请在广州作专题学术讲座,2015年7月应深圳市委宣传部等邀请在深圳作专题学术讲座,2018年5月15日应佛山市公安局邀请到佛山警史馆举办“罗雄个人警事藏品展暨学术专题讲座”。同时他还积极撰写文章,在中央、省、市各级报刊发表作品500多篇,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征文优秀奖、公安部征文二等奖。
罗雄于2010年、2012年分别被省妇联授予“文化扶贫爱心使者”荣誉称号,2016年被省文联评为“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还荣获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称号。
惠州市公安局廖天红
廖天红,男,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惠州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副主任科员。
人工智能、信息爆炸“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位卑未敢忘忧国,廖天红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责任感和创新激情促使他废寝忘食通过多年自学计算机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在国内公安网上作战领域卓有影响的系统研发和数据分析专家,其先后自主研发了一大批网上作战“大数据”挖掘应用工具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应用。同时注重实践,不断深化和完善各类技战法,使科学技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防范和打击力�...